首页 公文范文 基础护理范畴

基础护理范畴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基础护理范畴,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基础护理范畴

篇1

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较晚,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二战后,尤其是1980年代,世界上主要工业国家都迈入了老龄社会的门槛,这使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欧洲“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压力更甚,其中,又以医疗保险最为突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1950年代后,全世界逐渐摆脱急性传染病大规模侵害的威胁,进入慢性病时代,以往属于医疗的护理和康复,变得越来越重要。可这些服务属医疗范畴,这使得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疗保险面临的压力倍增。

因此,为降低成本,原来作为医疗服务一部分的基础护理,即日常生活照料,从医疗服务中划分出来,单列为长期照料服务,归入社会服务范畴,长期护理保险也因此应运而生。

长期照护服务将原属医疗范畴的部分服务划归到社会服务,不仅减轻了医疗服务的负担,而且因有了独立运作的为其筹措资金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也减轻了医疗保险制度的负担。

目前,有些地方的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厘清长期照护服务和医疗服务的关系,而且因为在服务和资金的安排上仍难以做到对每个有需求的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会产生与政府办的老年服务机构相同的弊病:住进机构,就能享受一定的福利或保险待遇;不能入住,则享受不到同等待遇。久而久之,这就形成另一种特权,甚至会与腐败扯上关系。

篇2

    2.护生的必要性是教育的道德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上,价值观,已经摆在我国教育第一。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宣布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护理本科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于若干意见”,这是因为思想道德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可以促进先进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并充分发挥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力量发展的精神。职业道德素质:护理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义务和责任的性质,护理专业任务和护理岗位致力于人类健康,护理工作者和支持10行为的职业道德标准(连同医学模型,护理工作范围由单一的疾病护理的变化扩展到生理和心理对患者的整体护理)。为了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职业道德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充满了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责任,同情,同时也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保护患者隐私,法律意识和护理本科生去护理工作后,他已经决定,可直接进行职业道德他的职业行为,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社会,对人的健康,生命与道德责任人护士??团队意识强素质,促进护理的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27-01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胃痞、嗳气等证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属心身疾病范畴[1]。因此,除了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8.64±4.8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无心脑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和精神、心理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按慢性胃炎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主动、热情迎接入院患者,耐心、细致地详细介绍病房环境、主诊医生、责任护士以及病区科主任、护士长。日常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仪表端庄、整洁,态度亲切、和蔼,技术操作娴熟,详细介绍疾病的特点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交流沟通过程中尊重患者。

1.2.2 加强心理护理:慢性胃炎患者大多因病情长、易反复等有紧张、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恐惧、精神病症状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尊重其人格,引导患者说出所担心、所顾虑的问题,解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重视和争取家属配合,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阐明家属的支持和帮助是患者战胜慢性胃炎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孤寂和失落感。

1.2.3 加强生活护理:合理饮食是促进慢性胃炎康复的基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患者应进食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禁食酸、辣、冷、生硬等刺激性食物,坚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偏食为原则,掌握饮食宜忌。进热食时不要过热以免烫伤胃粘膜,忌食肥腻、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戒烟酒,慎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甲硝唑、阿斯匹林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变化。患者系统治疗出院2个月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疗效如下:治愈:上腹痛或不适、饱胀感、恶心等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及病理活检无萎缩性改变;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胃镜及病理活检示萎缩程度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无好转或加重。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表为自行设计,表中包括与本病有关的治疗、护理、饮食、用药、活动、出院指导等10项内容,得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60~7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心身疾病,与情志不畅,冲任失调,胃部气血运行不畅有一定的关系[2],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仍有不足。患者的生活饮食规律以及对待疾病的低自律性、高忧虑性、高紧张性等负性心理情绪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异常,引起胃分泌细胞功能紊乱,最终导致胃粘膜损伤[3]。因此,针对患者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的基础,在护理工作中加强了护患交流、沟通,增强彼此信任。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疾病和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明显促进康复[4],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日常饮食护理,消弱了慢性胃炎的诱因,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健康知识评分,同时也提高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增强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谷建明.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医药指南,2007,5(l2):686-6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