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3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的基础,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心理健康发展平台的建设。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校同艺术节。通过艺术节的美术成果展示、文艺成果展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高雅艺术文化,从而陶冶学生的心灵,推动健康心理发展。我们还成立了全国闻名的《浅草》文学社,是全国的百家校园文学社团之一,作品都是学生心灵的反应。我们为《浅草》设计了独特的网站,通过学校的校同网站就可以访问。这个社团若干年来不仅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健康的校园文化特色,还培养出了不少文坛新秀,成为学生培养良好心灵的自主发展平台。
二、注重校园硬环境的建设
学校教育中,校园环境给学生的教育是第一位的,一个好的环境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学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各种花园、各种亭廊等,在有限的容积下打造出了省级同林学校。学生生活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本身就有利于对健康心理的培养。
三、培养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队伍
要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新人,在学校应形成学校班级管理人员、普通任课教师和专职的心理健康辅导员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班主任为日常教育的主体,在学校班主任就像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关心和了解学生,要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事实证明,班主任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人。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要把自已一生中的经验和体会用到教育辅导学生中。只要教育者用心选择了适当的方式方法,学生是能够接受的,要知道师生不是天敌,在短暂的教育与受教育者相处的时间内要做良师益友,让学生回忆的是班主任曾给学生以启迪智慧、修正航向、树立理想方面的指导。在教育学生时,对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要用加法,不断地积累学生的闪光点,形成耀眼的光环;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要用减法,就事论事,不要在教育时动不动就翻学生的旧帐,学生最受不起的就是这样的教育,本来学生有了错误一般是知道错了,就会产生改正错误的潜意识。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会形成反正自己在老师眼里不是好学生的消极想法。再者教育学生时,对学生的不足要用吸水法,不仅不能对学生的错误放大,而且要尽量缩小,就事论事,不要夸大,不要联想,一般问题不要乱追所谓的思想根源,其实老师自己也知道,学生犯错误哪有那么多的思想根源,学生还没有到品德败坏、故意犯罪的地步。在教育层面上讲,不要什么事都把学生错误当典型,这样会让学生思想上翻不过身来。教育学生也不要采用随意地叫学生家长来校或以将错误情况通知家长为教育手段。虽然我们说师生关系可以类比家长和子女关系,但毕竟它不是,所以教育学生时,不能动手。真到了这个地步的教育也就失败了,这样的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手下不可能教得好了。因此说班主任是学生的一盏灯,是学生健康培养的主体,学生终生不忘的就是班主任。
普通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者,有责任和义务协助班主任在思想教育方面查漏补缺,个别时候还要起调和作用。我们学校还实践了副班主任的管理教育模式,目的就是更好地发挥普通教师在学生教育领域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病友团体;健康教育;学习;效果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和关键,它对糖尿病的控制和管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1]。病友团体是促进健康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慢性病病友,促进健康的自我管理[2]。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建立以病友团体为基础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0年3-9月,以方便取样法选择某三甲医院糖尿病科出院的糖尿病病友团体76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条件:确诊为Ⅱ型糖尿病6个月以上;意识清楚,无听视觉及语言障碍;无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及精神疾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符合条件共有76例,因个人因素不愿加入者4例,实际纳入者72例。分成6组,每组12人。其纳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见表1。
1.2方法
1.2.1 教育方法
1.2.1.1成立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共20名,包括医疗团队8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及护师3名)以及糖尿病病友骨干12名。研究者为医疗团队成员之一,担任团队的辅导员,负责项目的设计、执行及病友干部的培训;病友骨干负责在计划执行中带队小组活动、动员病友参加、经验分享与示范、主动关心病友、组织讨论及寻求资源等。教育时间为6个月。
1.2.1.2举办病友骨干培训班:挑选饮食行为做的较好、有能力及热忱帮助其他病员者担任骨干老师,培训骨干老师,使其成为组员的表率,并担任日后激励及辅导病友的角色。时间为4周,每周四下午进行,内容包括:理论讲授、饮食指导(现场活用食物代换)、运动指导、血糖监测、药物指导及胰岛素注射。最后一次有1小时的讨论会。
1.2.1.3举办二次糖尿病病友大会:第一次是将纳入研究对象的72名患者全部参加,由辅导员主持。大会内容包括①介绍活动的目的、计划及执行程序。② 分组 依成员居住的区域分组,如东区1组、北区1组等。共分为6小组,每组12人,每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为骨干成员),负责激励和促进病友间相互帮助,以达到正确执行计划的目的。③进行教育前的问卷调查及代谢指标的测定。第二次是各组组长和副组长举办,主要内容是由组长自我介绍及介绍本组的其他成员,增加彼此的认识度,增进病友对团队的认同感;了解本组成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目前的病情状况,相互交流。
1.2.1.4 集体授课和分组讨论:每月1-10日之间组织所有糖尿病病友集体授课,共4次,内容为糖尿病相关知识。20-30日之间由组长及副组长组织本组患者开展形式多样糖尿病病友共识营活动,共4次。同时组长及副组长针对每一病友的具体情况,运用家访或电话给予关心帮助,纠正病友错误的观念及不规范的治疗行为和生活方式。
1.2.2评价方法
1.2.2.1 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用药知识、自我监测、并发症相关知识等。共25题,每题4分,共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越高。分别在教育前及教育后进行调查。
1.2.2.2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量表:王景璇等[3]翻译了Hurley等研制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处理的自我效能量表(Insulin Management Diabetes Self-Efficacy Scale, IMDSES)测得Cronbach’s a 系数为0.82,重测信度为0.85.该量表由6个维度、26个条目组成:饮食控制6个条目、规律运动4个条目、遵医嘱用药3个条目、血糖监测4个条目、足部护理5个条目、预防及处理异常血糖4个条目。该量表已在国内多次使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4]。.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1分为完全没有把握;2分为有二三成把握;3分为有五成把握;4分为有七八成把握;5分为完全有把握。分值越高自我效能就越好。分别在教育前及教育后进行调查。
1.2.2.3 代谢指标的测定:血糖(B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酰甘油(TG)、体质指数(BMI)、腰围(WC)。 分别在教育前及教育后进行测定。
1.2.3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经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指标结果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72人中以男性46人(63.8%)为多;年龄在31-86岁之间,平均为64.2±12.6岁;教育程度以小学及初中居多(47.2%);糖尿病病史在0.6-26年之间,平均为12.3±6.5年;治疗方式以口服降血糖药者居多(75.0%);其具体资料见表1
2.2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x±s):患者教育前糖尿病知识的总分为(71.34±17.65)分,教育后糖尿病知识的总分为(85.78.34±12.39)分,即教育后明显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教育前后代谢指标的比较:患者教育后的代谢指标明显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教育前后患者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的比较:患者教育后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总分及各分项分均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有研究报导[2]病友团体应具备的功能为①给予支持;②传达信息;③归属感;④健康行为重塑;⑤相关权益的争取。本研究通过以糖尿病病友团体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代谢指标保持稳定,自我效能得到改善。即教育后明显优于教育前(P
参 考 文 献
[1] Cochran J, Conn VS. Meta-analysis of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following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training[J]. Diabetes Educ, 2008,34:815-823.
[2] Lee Y C. The application of support groups in the promotion of diabetes health self management[J].Counseling and Guidance. 2008,266:51-61.
[3] 王景璇,王瑞霞,林秋菊.门诊诊断初期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之探讨[J].护理杂志,1998,45(2):60-73.
[4] 王君俏,刘明.成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30-32.
[5] Brown S A, Garcia A A, Kouzekanani K, et al. Culturally competent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for Mexican Americans[J]. diabetes Care,2002,25(2):259-268.
(一)基础课程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市一向提倡的是学科渗透,各学科课程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1)基础教育中各学科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各种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科学认知,从而开发出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管理能力。(2)各学科课程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提升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助于解决学生心理素质薄弱的问题。(4)现代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在完备的课程体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综合化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中更有助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实现规范化教学下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5)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接受,以及使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这就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保证学生心理正常发展、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可以有效地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1)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要求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适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2)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一致,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传统的书本教学转化为互动教学,课程内容必须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材料,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围绕学生心理需求开展教学活动。(3)活动课程、实验课程和探究课程日益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主体,要求在情境性的体验教学中完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和发挥教学过程的作用,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整合教学目标
为了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更好地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达到相互促进的目标,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水平。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着力从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四个维度来确定教育目标,更好发挥课堂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此外,注重在教育目标中贯彻落实认知、智能、情感三者的有机互动,在相互渗透中体现出良好的心理教育价值。
(二)注重挖掘教材价值
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发挥出教材的实际价值。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学习心理学知识,并且运用教材来训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零散的教学素材中开展心理辅助与心理疏导工作,以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三)丰富心理教育活动
围绕基础教育课程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更好地实践心理学知识,锻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围绕教学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竞赛、辩论、游戏等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心理水平,促进学生更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稳定能力和抗压能力。此外,可以在教育学生活动中进行心理训练,围绕语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生物、化学中的自然现象观察,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对抗,全面锻炼、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推动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
倡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着眼,着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解决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教育技术,帮助教师从心理学知
识中全面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生需求角度进行各学科课程的改革。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团队教学的思想,发挥出教师团队对学生影响的合力,有意识地从各学科角度培养学生的綜合素质,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