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3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老年人口腔健康宣教,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00-02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成为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与口腔健康相关的问题日益显著。口腔疾患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积累,到老年期达到高峰期。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结果[2],全中国65―74岁的老年人患龋率是98.4%,龋均是14.65,牙周健康率是14.1%,根龋患病率是63.6%,龋均是2.74,牙龈出血的检出率是68.0%,附着丧失达4mm检出率是71.3%,牙周袋检出率是52.2%,牙齿缺失率是86.1%,平均存留牙数是20.97,义齿修复率是42.6%,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是30/10万,口腔黏膜异常的检出率是7965/10万,中国的老人患龋率有上升的趋势,口腔的健康状况差,牙齿缺失的状况较普遍。同时由于老年人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差[3],而且老年人唾液的分泌量变少,对口腔卫生清洁不重视,记忆力退化,行动缓慢,动作准确性相对较差,难以保证口腔清洁效果,而口腔的健康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两个方面有重要作用[4],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这一责任由本科生承担。
通过对口腔行为习惯的改变研究,有学者发现口腔健康意识与口腔卫生的常识不可能直接形成健康行为。口腔健康意识与口腔卫生常识的不断积累,当它们增长到一定的量时,健康行为才会逐渐形成[5]。如果想要改变老人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与卫生习惯,适应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的方式,最终提高老年人自己的护理能力。首先我们就要通过专项教育,让老人能够认识到,不正确的口腔行为会引起龋齿、牙周疾病等病患,同时还会危害老人身体健康,更甚者还可能引起肾、心等其他疾病。所以对老人进行口腔的保健知识指导和教育,以增加他们的口腔健康的保健知识,并且增强他们的口腔保健理念,最终形成其自己护理的能力,所有这些是提高和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面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可以传授口腔的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口腔的自身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建立正确口腔保健的观念,最后养成有利于口腔健康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6]。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可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科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坚决破除“人老掉牙”旧观念,树立起“牙龄可与年龄同在”的新观念。龋病和牙周病是威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病患,众所周知,菌斑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的直接原因[7],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有助于去除菌斑,可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的口腔健康[8]。了解并掌握龋病、牙周病的症状及其预防的方法,保持口腔的卫生,形成饭后漱口和刷牙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饭后刷牙,睡前不再进食,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及牙刷、牙膏的选择;摒弃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避免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导致的牙体损伤,宜选用老年型保健牙刷以及含氟牙膏;了解牙齿敏感症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了解牙线、牙签的使用方法;坚持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细嚼慢咽,多吃蔬菜类食品,少吃糖类,老人可以多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微量元素如氟、锡和锶等以及多酚类物质,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老年人口腔内的变型链球菌的致龋作用。当发觉口腔有肿瘤或病变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使老年人了解到缺牙后及时作义齿,知道义齿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义齿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重做或修改;应鼓励老人每一年至少做1次口腔专业检查,如果发现了口腔的疾病,就应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那些生活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可以对他们的陪护人员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比如按时利用生理盐水浸泡的棉球清洁口腔及牙齿,可以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并且预防龋齿、牙周病和黏膜病。
2.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包括课堂教育或文字资料及多媒体的形式。(1)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是一种较快的知识传播方式。它要求宣教者有较高的知识素质,“欲给人一勺,先要有一桶”,具有丰富知识才能解疑释惑,说理深刻,进行有说服力的知识灌输。同时宣教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力求做到:语言准确恰当,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效;宣教者要有娴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力求将口腔保健知识正确,有效地传递给老年人。(2)文字资料。制作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时,应注意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趣味性等,同时内容不宜过多,重要的内容应放在前面,使用简单通俗的词语,避免医学术语,医学术语经常会导致老人无法接受或错误理解晦涩的医学专业知识,结果其依从性会下降,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最初目的。尤其是医学的英文缩写,如果不能找到其他的中文词汇代替,就必须解释它的含义,尽量使用短句和短段落,一句话表达一个主要意思。重点内容可用条目的形式列出,便于读者记忆。同时可辅以图片。(3)多媒体。多媒体利用动画演示、图片和文字解说,集合了教、视、听、学于一体,使得医学专业知识由枯燥变生动。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健康教育,这是帮助老人促进健康的良好形式。而且由于老人大多健忘,可以把健康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光盘,或者上传到网络上,共享健康教育的资源,并可利用其向老人多次进行健康的教育,将老人对口腔的卫生知识的需求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索取,这可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多媒体保证了健康教育内容、时间、效果的落实,同时可化解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减轻进行健康教育人员的负担。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能使老人真正了解口腔保健的知识,可以与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又可增强老人自我口腔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对老人口腔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需要本科生掌握以上知识,加强老人的口腔保健,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维持老人正常生理的功能,并且老人所在社区也可针对老人的空闲时间和比较大众的问题,及时开展口腔健康的教育活动,去除旧的错的观念,提高老人自己的口腔保健意识,按时进行口腔健康专业检查,立争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最终建立家庭健康干预,加强社区管理,建立巡医队,鼓励社会资金创办养老机构,建立一个口腔科完整、多方位、贯穿生命历程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慧,郑衍亮,徐霞.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450-2.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3]秦立芳,李济功,吴血林,王军荣.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3,33(8):546-7.
[4]Rowan SD,DiBurro M,Westbrook S,et al. Prevalence of HPV associated oropharyngeal cancer among south Texans[J].Tex Dent J,2014,131(5):376-381.
[5]傅兆红.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2):25-6.
[6]杨宁,胡明,王曦,汪小彤,刘卫红.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及菌斑指数的检测[J].口腔医学,2013,33(6):392-4.
[7]余太平.早期牙菌斑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防治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13,34(12):1833-4.
[8]邱百灵,常金兰,何涛,贺艳焱,李昕,吉宁,孙丽丽,韩南银.新型亚锡-氟化钠牙膏和交叉刷毛牙刷减轻牙龈炎和清除牙菌斑效果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31(6):821-4.
Discussion o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Oral Health in Undergraduates
LI Ya-dong
南湖地区是老龄化较严重的社区之一,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为掌握本辖区老年人牙列缺损(失)及修复情况,对2016年参加社区体检老年人的牙列缺损(失)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辖区参与体检的老年人,年龄50~79岁,其中50~59岁191例,60~69岁203例,70~79岁126例,男206例,女314例。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本辖区文体社区50~79岁老人,以开展老年人体检为依托,对520例年龄符合要求的老人进行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询问内容包括牙列缺损(失)原因、吸烟与否、全身健康状况及系统性疾病。检查内容包括:除一般情况外,记录牙列缺损情况、修复体情况(记录内容分为活动义齿、固定义齿、上下颌总义齿、种植义齿和未修复齿)。调查标准:按照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根据问诊或口腔检查情况,分年龄段进行记录。已经修复未戴义齿按照已修复记录、义齿不佩戴不适按照已修复记录、义齿拆除按照未修复记录。质量控制:调查前对参加人员培训,统一方法和检查标准,调查人员均为临床工作≥5年的口腔医师。数据分析: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百分数计量分析。
结果
参加体检520例中,牙列缺损341例,牙列缺损分布和各年龄段缺损分布见表1、表2。按性别和吸烟情况分组分析缺损情况:男145例,女196例;男性吸烟者占被调查人数的35.4%,女性吸烟者1.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见表3。牙列缺损修复和佩戴义齿种类,见表4。
讨论
本文以参加社区体检的老年人为调查分析对象,采取统一方法及标准记录结果,数据真实。分析辖区老年人牙列缺损和修复情况,为地区开展口腔保健工作宣传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在受检老年人中,牙列缺损341例(65.6%),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比例升高,已修复263例(77.1%)。可以看出,老年人牙列缺损发病率较高,缺损后修复意识也在增强,77.1%的患者选择了修复,以满足功能和美观的需要。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修复的患者中,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比例较高(79.2%)。活动义齿就是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修复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2],除适用范围广外,还具有磨除牙体组织少、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洗刷清洁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制作方法简便、费用较低、便于修理和增补等优点。随着口腔修复技术不断发展、修复材料不断更新,牙列缺损修复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修复的功能和美观的恢复也会越来越完美,如固定义齿、种植义齿、固定活动联合义齿等修复方式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牙列缺失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吸烟人数比例高于女性。有研究表明,吸烟可从多种途径对牙周组织造成损害,所以吸烟是牙周病的高危因素,而牙周疾病又是导致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社区控烟宣教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特点;保健措施
1.老年人的口腔特点 老年人的口腔状况与全身情况一样,随着年龄增长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牙体和牙髓结构的变化,矿化程度增高,牙周膜与表面组织结构消失,粘膜变薄,胶原密度增加等。又由于老年人口腔内唾液腺退行性变,唾液分泌减少,牙齿的自洁能力下降,同时牙龈萎缩与牙周附着水平丧失明显,使食物嵌塞与食物残渣滞留,给口腔内致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易致龋齿及继发龋,牙缝增宽,牙根暴露,牙列完整性破坏,义齿佩戴增加等情况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影响他们整体的健康水平。
2.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措施
2.1 提高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能力和意识: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心理状态改变以及旧传统观念与习惯,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选择老年人适合用的牙刷,可选头小毛软。牙刷柄不易滑脱的牙刷,做到正确刷牙,定期洁牙,正规剔牙,每次餐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同时对有义齿的老年人,保护基牙不受不良因素的刺激,有牙列缺失的,及时修复。
2.2 定期口腔健康咨询和检查:老年人应每半年检查1次,但最好3个月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的改变,加之口腔情况较差,检查与清洁是十分必要的。在每次检查时,对老年人的口腔状态、口腔健康的认识变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做出相应咨询和有效的建议。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给与特殊的口腔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2.3 补充营养:人体进入老年期后,细胞活性下降并逐渐衰老,机体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口腔组织也随之衰老,消化功能减弱,味觉及口腔功能下降,对食物爱好和需要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应减少食糖量,改用糖代品,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量,合理使用氟化物;在调整饮食的同时,做好口腔保健操,提高口腔各组织适应能力,减缓老化的速度,增进健康。
2.4 治疗全身疾病:老年人往往伴发一定的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免疫功能减退等。这些疾病有的与口腔疾病成正相关,如糖尿病和牙周病,有的会影响到口腔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有必要控制或治愈全身疾病,这对维护口腔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2.5 提供老年卫生社区服务: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口腔健康咨询,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及建立社区健康档案,进行口腔健康诊断,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卫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3.小结:口腔保健对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有效的口腔保健策略和措施,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每一位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使其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