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不断提高,是一个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发病率约为 11.88%,较上世纪 50 年代提高3~4倍 [ 1 ]。高血压病在我国人群中存在着“三高三低”的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2]。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需要长时间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且应贯穿于社区和家庭的生活过程中,所以提高患者的对高血压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扭转“三高三低”现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预防工作的重点。笔者对对社区32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高血压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0例高血压病人,其中男169例,女151例;年龄41~71岁,平均50岁;病程1~9年,平均4.5年;高中以上文化149例,高中以下171例;继发性高血压病6人,原发性高血压病314人。
1.2 方法 根据高血压病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题目,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以及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和需求方式。由专人负责评分、记录。由研究人员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发放调查表,对调查对象做统一的解释说明后,让其自行填写,不识字的由研究人员代为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全部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数据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3 讨论
3.1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75%以上的病人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和饮食调整一知半解和不了解,这是很危险的,只有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才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示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重视上述方面的宣教。
3.2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96.25%的病人迫切需要了解的是,高血压病的日常保健知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多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饮食、缺乏锻炼、超重、心理压力大等,其中不少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减少危险性,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高血压病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指导,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促进病人自我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3.3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选择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87.81%的病人希望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获取疾病的知识。88.75%的病人希望社区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指导,这种方式比较有效,且具有良好社会效应。57.50%的病人希望得到健康教育手册,这种方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病人乐于接受。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满足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
4 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社区护士队伍建设 ①增强社区护士的责任心;②完善相关制度 ;③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
4.2 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核心是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很好的调控好血压。所以,教会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非常重要。
4.2.1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及其危害,提高依从性 我国近半数高血压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虽然本身多数没有自觉症状,仅小部分有头痛,头晕,疲劳等,但因可能会导致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而被称为是“隐形杀手”[3]。所以通过健康教育要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自觉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4.2.2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①调整饮食结构,指导病人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补充适量蛋白质,要多吃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以保证足够的钾、钙摄入量。②适量运动 运动类型可根据病人自身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不出现身体不适为宜。③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BMI)之间。④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生活规律,如:定时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坐位或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尽量缓慢,防止性低血压而致跌倒[4]。
4.2.3 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长期服药对于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试行“逐步减药”时,应仔细监测血压。
4.2.4 重视心理护理 患者的血压波动受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因此要教会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优化个性。根据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给予心理疏导、放松疗法等。
4.2.5 教会患者家属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
5 小结
总之,防治高血压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5-6],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对自身疾病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促进社区医护人员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使其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云,魏国荣,王金芝,等.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62-163.
[2] 彭刚艺,林崇绥.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499.
[3] 彭刚艺,林崇绥.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50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1]。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取2008年3月~2010年5月连续参加健康检查查体中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1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平均为53.7岁。血压升高或下降5mmHg为变化,5mmHg以内为稳定。
2方法
2.1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对两组高血压患者,了解年龄、体重、生命体征、文化程度、职业、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状况、性格等项目。
2.2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让患者了解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2.3收集资料、病情估计:对确立高血压病诊断者发放问卷,包括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当场收回问卷。
2.4建立综合病案:归纳影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2.5制定计划:根据高血压病人分类制定教育计划。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劳累;心理调护,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适度饮酒;按时按量服药及注意事项,定时测量血压;早发现并发症的相关征兆。
2.6教育内容
2.6.1休息和运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三个半分种”:夜里醒过来,先躺半分钟,不要马上起来;坐起来半分钟;两腿下垂半分钟。还要做到“三个半小时”:早晨活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用脑过度,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做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避免举重物和做等长运动。
2.6.2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
2.6.2.1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为3~5g,应避免食用罐头、盒装和一些冷冻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鱼、肉产品。因长期进食过咸、含钠量高的食品易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动脉壁水钠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含钠量多的食物有味精、饮料、调料、腌菜、酱油。
2.6.2.2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动物油、蛋黄、猪肉、牛肉,以免造成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而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同时注意忌烟、酒、浓茶、咖啡,多食水果、蔬菜、杂粮等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2.6.2.3减肥和低热量饮食:肥胖者应节制食量,逐渐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为减少进食量,宜在用餐时坐下来慢慢咀嚼;在看电视或阅读等空闲时不吃零食;每顿饭吃六、七分饱为宜,进餐时先吃蔬菜或喝汤;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饮料及其它热量较高的食物[2]。
2.7保持乐观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愤怒使舒张压升高,恐惧、焦虑使收缩压升高,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环境吵闹、长期过度紧张、脑力劳动、不良精神刺激等都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性,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患者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良事件,要心胸开阔,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轻松,愉悦[3]。
3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后,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推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在病区形成了自我保健保持,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开展健康教育效率为76%,未开展健康教育为46%。
4体会
加强高血压基础病因、临床症状知识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纠正高血压病人不良生活行为,消除高血危害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既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压病是终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化与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是控制病情恶化、预防高血压病发生,保证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75-2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随机选取2007年10月-2008年11月在菏泽市三甲医院就诊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356例,年龄20-80岁,35岁以下28例,35-60岁224例,60岁以上104例;男性193例,女性163例;文化程度为中专及以下130例,大专124例,本科及以上102例。
1.2方法方法参考文献[2]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高血压预防保健知识,内容包括对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心理调节、检测血压以及高血压病并发症的了解情况,有关高血压病保健知识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等。共发放问卷356份,收回348份,有效回收率97.75%。
2结果
2.1保健知识的来源来源于书报杂志宣传册等印刷材料的189例(占53.2%);来源于医护人员的131例(占36.7%);来源于电视广播的8例(占2.3%);来源于其他(如亲友等)的28例(占7.8%)。
2.2不同年龄2型高血压病患者对糖尿病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在运动疗法方面、在了解并发症方面,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饮食及戒烟酒方面、在心理调节、正规治疗监测血压方面,三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见表1。
2.3不同文化程度2型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在正规治疗监测血压和了解并发症方面,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戒烟酒方面、运动疗法和心理调节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所以,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刻不容缓。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方法为以注意饮食、运动疗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为主健康教育和降压药应用等综合性措施。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方法,经过健康教育,才能使高血压病患者增强保健意识,自觉地配合医生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医务工作者不断地努力,还需要高血压病患者、家属的密切合作以及政府、社会的重视、支持和关怀。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提供一些依据。
3.1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力度
从本调查来看,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几个方面的保健知识了解的程度各有不同,了解率依次分别为饮食控制、心理调节、并发症、正规治疗、运动疗法。这说明高血压病患者对有关的保健知识比较缺乏,保健意识不强。
3.2增加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途径
特别是要加强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意识。从本次调查来看,高血压病患者获得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书报杂志宣传册等印刷材料(占53.2%);来源于医护人员的131例(占36.7%);来源于电视广播的8例(占2.3%);来源于其他(如亲友等)的28例(占7.8%)。提示今后还应该扩大高血压病宣传教育的范围,多用高血压病患者喜欢的宣教方式进行宣传,重视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