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2 16:02:2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血压门诊健康教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高血压诊断标准
以《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为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病源特点
根据本单位工作性质的不同,高血压病患者主要在门诊日常工作中及年度体检中发现,中年男性居多。发病的主要原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压力过重,超重及肥胖,吸烟、饮酒等。
3健康教育的内容
3.1正确监测血压
告知患者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做到定时间、定、定部位、定血压计。并做好记录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作为调整用药的参考依据。最好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或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所用的血压计应定期按标准化方案检测其性能及准确性。定期行24h动态血压的监测,作为自测血压的补充。
转贴于 3.2合理膳食
高血压病患者应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为主。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推广使用“限盐勺”。还要当心隐藏在调味品、腌制品、方便快餐食品、熟肉制品中的盐。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1g为宜。多吃土豆、茄子、海带等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3适当运动
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运动需坚持三、五、七原则,也就是3km、30min以上,每周5次左右,达到中等量运动。中等量运动是指运动中心率达到(170-年龄)次/min。同时,需了解勿过量或太强、太弱等注意事项,和生病、不舒服、饥饿时不宜活动的原则。
3.4解除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病和其他一些慢性疾病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社会上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加快,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易产生不平衡,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激动。努力做到内外环境平衡、心理平衡、动静平衡、营养平衡,才能真正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3.5戒烟限酒
在健康教育内容上,目前国内关于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研究尚不多见。靳芹〔1〕等对140 例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得知,门诊患者由于工作繁忙,患病后求治心切,非常需要医务人员提供高血压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急性发作,预防、延续病情进展及康复训练和坚持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100% 的患者需要了解治疗方法与效果,超过90%患者在病因与危险因素急性发作预防等知识方面需要帮助, 80%的患者对于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渴望得到心理支持,75% 的患者要求掌握正确测血压的方法, 74%的患者需要工作生活中出现应激事件时的应对方法, 66%的患者需要护士提供继续治疗用药复查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需要自我护理方面的教育。毛红娟〔2〕等的研究发现,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还希望得到护理人员关于饮食 运动等方面的随访指导。尹萍〔3〕等在对200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为大多数社区患者想要得到的知识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的。王晓男等〔4〕得出结论,显示社区患者对饮食指导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可能是因为饮食和营养因素为高血压病发病的相关因素这一观点已普遍为社区患者所了解。
针对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显示:门诊患者的特点是就诊时间短,通常在开药后即离去,很少有时间和机会通过与医护人员单独交谈来获得健康知识。毛红娟〔2〕等调查结果为,仅21.2% 的患者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获得健康知识,大多数接受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患者是通过报刊书籍和电视广播获得知识。因此大部分人首选电话咨询的方式,其次才是到医院咨询,还有一些患者选择发送健康材料的形式获得健康教育,而少有患者选择黑板或宣传画的形式,可能是因为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黑板报或宣传画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据尹萍〔3〕等的调查,100% 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认为在社区开展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讲座非常有必要, 健康教育的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健康知识讲座,其次是宣传手册和黑板报。 这提示我们,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不断加强。 武可文〔5〕对560名社区高血压病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宣讲具有显著的权威性,被列为首选, 然后希望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的渠道获得健康教育,最后才是宣传册。
结 语
黄敬亨〔6〕等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旨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在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改善治疗依从性及有效控制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不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个医患双边活动的过程,也需坚持和配合,家属协助监督,教育形式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因患者的文化背景、年龄、个性等方面因素不同,所以要有侧重性。为此需要广泛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保健知识,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靳芹,宋月兰.高血压病患者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杂志,2005,4(5):386-387.
〔2〕毛红娟,李海燕,王筱慧,等.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05,22(1):30-39
〔3〕 尹萍,葛亚敏,王咏梅,等.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3 ,1(5):33-34
〔4〕王晓男,陈爱萍,肖晓红.不同高血压人群健康知识需求的分析[J].现代护理,2004 ,10(10):897-898
全世界高血压患者达6 亿之多,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不良的生活行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的欠缺等,使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内科门诊对来此就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获得满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 年1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科门诊高血压患者共200 例,男128 例,女72 例,年龄42 岁至73 岁,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调查方法
①采用问卷方式填写,当场回收,并统计。
②调查内容:饮食,饮酒,,吸烟,运动等。
1.3 健康教育内容
①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如,常见表现,治疗原则,并发症等;
②心理指导,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
③合理饮食,低盐,低脂肪饮食为主;
④戒烟 ,戒酒,适当运动;
⑤坚持服药,定期监测血压。